一文读懂国内烂尾楼那些事儿:每座城市都有几座烂尾地标

来源: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:2019-11-14 09:08:43 责编:767股票 人气:
最近,一则“业主苦等二十二年不交房”的新闻,受到广泛关注。类似的烂尾建筑案例并不鲜见,如果你足够熟悉所在的城市,那么总能找出几栋当地尽人皆知的烂尾楼。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,这些突兀的存在,除了滋生数不清的都市传说,还埋葬着许多家庭的安居梦想。


烂尾楼作为被冻结的建筑,在外人看来是城市奇观,而身处其中的人,却备尝等待的煎熬。在房子成为所有家庭头等大事的环境下,这种风险不是一句“不买期房”就能够彻底解决的。
在这个穷人盼着买套房子容身、富人盼着多买几套保值的年代,矗立在城市中的烂尾楼大概是最任性的奢侈品——
高价竞拍而来的土地上,历经漫长的工期,最终诞生一座无法投入使用的建筑,凝聚在一砖一瓦上的资本,要么被锁死,要么被蒸发,在房价飞涨、寸土寸金的时代,还有什么比这更暴殄天物的行为吗?
但现实有时就是如此荒诞不经。
最近,一则“业主苦等二十二年不交房”的新闻,受到广泛关注。据报道,这个名为“澳洲山庄”的楼盘,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。


央视关于澳洲山庄烂尾的报道。
似乎楼如其名,澳洲山庄天生带着澳洲人的漫不经心,据澎湃新闻报道,从九十年代末至今,二十多年过去,澳洲山庄两千多户业主仍没能住进新房。
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呢?有的业主早就还完贷款,有的业主从青年等到中年,还有些业主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置业。
人们总爱把买房称为上岸,但对于买到烂尾楼的人而言,倾注了几乎全部财富和希望的房产,变成了永远不能抵达的彼岸。


类似的烂尾建筑案例并不鲜见,如果你足够熟悉所在的城市,那么总能找出几栋当地尽人皆知的烂尾楼。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,这些突兀的存在,除了滋生数不清的都市传说,还埋葬着许多家庭的安居梦想。
最近一年来,随着楼市降温,中小房企也迎来一波破产潮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今年七月下旬,发布破产文书的房企超过二百家。
不知道那些没被它们盖完的房子,会迎来怎样的命运?
每一座城市,都有几座烂尾地标
在中国不算太长的商品房历史上,大多数人头一回听说“烂尾楼”,很多都与海南有关。
在正式挂牌建省之前,海南的经济总量只占整个广东省的5%左右。那时海口还是人口二十多万的海滨小城,要是在街上抓住一个人跟他说“要发财,到海南”,恐怕会被当成神经病。
直到1988年,海南经济特区和海南省同时设立,九十年代的大门豁然打开,天南海北的目光投射而来,房地产这门生意在海南岛上迅速升温。


从体制内辞职的潘石屹在一个晚上抵达海口,当时因为供电设施不完善,街边的商贩都准备了小发电机,城市显得昏暗。
等到第二天天亮,就完全变了样子,形形色色的大学生、农民、下海公务员、投机者挤在街道上,一切热气腾腾。
随着这群人的到来,海南的房价狂飙突进。1991年均价1400元/平方米,只比1988年略高。但到了1992年,房价就猛涨到5000元,1993年到达7500元。要知道在九十年代初,万元户还是个了不起的头衔。
巅峰时期,七百万人口的海南,拥有成千上万家地产商。但没有永远赚钱的生意,“击鼓传花”的游戏总要付出代价。
1992年,潘石屹离开海南后不久,房地产泡沫破裂,一栋栋斑驳的烂尾楼成为一个年代的印记。


根据统计,当时海南的六百多栋烂尾楼,占全国空置商品房的十分之一,大约用了十年时间才被完全消化。直到2007年,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办公室撤销,这段历史才算画上句点。
不过全身而退的人总归是少数,大多数淘金者经历的是梦碎海南。比如日后的汽车大佬李书福,靠着照相、做冰箱配件发家,也做了一个海南梦,最终把带来的几千万赔光。
1993年,海南经济地震余波未息,情景喜剧《我爱我家(000560)》播出。剧中无所事事的贾志新,带着家里的四川小保姆,追随邻居姑娘郑艳红南下海南,他的小眼睛里闪着希望的光芒,号称要“创一番事业”。


但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已经料到这次南下的结果,在第二年播出的《我爱我家(000560)》下半部里,没有混出名堂的贾志新和郑艳红相继从海南回到北京,倒是那个给志新当秘书的小保姆,在海南的房产生意里发了大财。
在烂尾楼的版图上,海南不过是一个极端的个例,作为城市肌体上的疮疤,烂尾建筑随处可觅。
那些草草收场的雄心
在中国城市、中国企业飞速扩张的几十年里,还有什么比高楼更能凸显雄心壮志呢?
记性好的武汉人应该不会忘记,2010年开工的绿地中心曾经被誉为未来的“中国第一高楼”。几年之间,这栋大厦经历了“增高”,也体验了“迫降”,直到最近暂时停止了“生长”。


绿地中心最初设计高度为606米,到了2012年,建造中的大楼又在计划中增加30米。636米,足以超越四年后将完工的上海中心大厦,成为中国第一、世界第二高楼。
但此后,因为机场净空保护,大楼的高度又降了下去。2017年,民航中南局和湖北监管局要求修到400米出头的大楼停工。而到了今年10月,有媒体报道,大楼因欠付工程款停工,定格在华中第一高楼。
和这栋停在四百米的高楼比起来,史玉柱的巨人大厦更是永远长不高的建筑,刚刚钻出地面就迎来巨人集团的崩溃。
1992年,凭借汉卡大赚一笔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春风得意,准备在珠海建设巨人大厦,瞄准的同样是“中国最高楼”的头衔。大厦的高度也随着史玉柱的野心一点点升高,从38层到54层,再到70层。
但众所周知,盖楼不是简单的加减法,楼层加高,工期和投入就要成倍增长。1996年,巨人大厦地下工程完成,主体结构出现在地面上,但恰逢市场巨变,巨人集团在财务危机中猝然倒下,大楼施工就此停止,这一停就是二十多年。
在网络地图2017年拍摄的街景里,还能找到这座不高的烂尾楼,被彩色装饰物包裹起来。
更年轻的一代人经过这里,又哪里能猜到它曾承载的豪情壮志?建筑见证兴衰,所谓“眼见他起高楼,眼见他楼塌了”的含义,不过如此。
至于后来,史玉柱靠着脑白金和网游征途东山再起的商业奇迹,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。


几乎所有的烂尾楼身后,都有一段狂热的往事,而几乎所有烂尾楼本身,都标记着那些草草收场的雄心。以高楼论英雄的年代终将过去,烂尾楼就成了某种尴尬的记录。
烂尾楼会成为小城之痛吗?
大城市的烂尾楼比小城市幸运许多,因为较高的地价和投资回报,通常能让开放商缓过一口气,至少也能吸引来其他开发商接盘。
比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,今天是光彩熠熠的陆家嘴(600663)高楼群的一部分,但在超过十年的漫长工期里,它曾受金融危机影响停工七年。
再比如广州著名的“中国第一烂尾楼”中诚广场,当初与不远处的中信广场分享了“诚信”二字,但两栋楼却踏上迥然不同的命运。后者成了地标建筑,前者则债务纠纷缠身,在十多年里引来数百场官司。
最终,这栋命途多舛的大楼终于在2006年被收购更名,开始发挥一栋建筑本来的功能。
相比之下,小城市烂尾楼想要复活谈何容易。
东拼西凑、贷款上车的新市民,望着开发商遁逃的背影,住不进属于自己的房子,心中又是何等滋味。
买过房的人都知道“五证齐全”的重要性,所谓五证,就是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》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》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》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》。
而恰恰是一些中小开发商,往往在没有五证的情况下匆忙开售,薄弱的资金链为未来埋下隐患,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网友反复建议“别买小开发商的房子”的原因所在。
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,房价高扬的几年,开发商闭眼盖房赚钱、消费者闭眼买房上车,一哄而上之后,常常是一地鸡毛。而在上涨预期疲软的小城,不幸买到烂尾楼的居民,何时能够等来解套呢?


烂尾楼作为被冻结的建筑,在外人看来是城市奇观,而身处其中的人,却备尝等待的煎熬。在房子成为所有家庭头等大事的环境下,这种风险不是一句“不买期房”就能够彻底解决的。
更何况,在普遍的房产焦虑里,月月还贷的房贷群体、惊险一跃的换房一族、刚刚住进楼房的进城农民,和苦苦盼着房子复建的烂尾楼业主一样,不都是现实生活里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。